当前位置:首页 > 资本市场 > 正文

“草莓”来了?OpenAI发布新模型

新模型来了,但似乎没什么惊喜。

8月13日,OpenAI在其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社交平台上宣布,自上周以来ChatGPT中已出现了一个新的GPT-4o模型,并鼓励用户去看看。

与此前发布新模型往往能引发一番科技圈狂欢不同,此次悄声发布的模型并未引起太多关注,甚至OpenAI的官方账号和CEO山姆·奥特曼也并未对此做任何介绍与转发,整体显得十分低调。

据ChatGPT在评论区回复网友时强调,新模型“不一样”,不是OpenAI最新的API端GPT-4o 0806模型,目前免费用户也可以用这个模型,只不过有使用次数限制。结合前几日奥特曼在社交平台发了一张带有草莓元素的图片,以及多家媒体的提前“剧透”,网友纷纷猜测这个新的GPT-4o模型可能就是神秘的“草莓”——即前身为Q*、具有更强推理能力的AI模型。

在“草莓”项目备受热议的背景下,今天上午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一度冲高,最高涨幅接近1%,多只人工智能主题ETF在今日早间也迎来上涨。随后板块回落,盘中一度由涨转跌,尾盘再度拉涨,截至收盘,该指数上涨0.82%。

神秘的“草莓”模型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用于形容OpenAI的草莓模型可谓十分贴切。

新模型的发布,其实在几天前就有迹可循。8月7日,奥特曼就开始为草莓模型的发布“预热”,在其个人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草莓图,并配文“我喜欢院子里的夏天”。有细心的网友分析,图中共有4颗成熟草莓和1颗未成熟的草莓,表明草莓项目确实存在,或许很快就会发布。

那么神秘的“草莓”究竟是什么?

早在几个月前就有外媒报道称,OpenAI正在秘密研发一种新的AI模型,代号为“草莓”。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的内部文件,OpenAI正全力展示其模型具备的高级推理能力,这可能会成为AI技术的一大飞跃。草莓项目在公司内部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其目标是让人工智能不仅能生成答案,还能自主、可靠地浏览互联网,进行OpenAI所称的“深度研究”。

据路透社,草莓项目前身是Q*。曾看过Q*演示的消息人士称,Q*能够回答当今商用模型无法解决的棘手科学和数学问题。而脱胎于Q*的草莓项目涉及一种在非常大的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后处理 AI 模型的专门方法,将提高人工智能模型的推理能力,而推理是人工智能实现超越人类水平智能的关键。

今年7月,OpenAI发布了全新的AGI(通用人工智能)路线图,将AGI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

L1:聊天机器人,具有对话能力的AI。

L2:推理者,像人类一样能够解决问题的AI。

L3:智能体,不仅能思考,还可以采取行动的AI系统。

L4:创新者,能够协助发明创造的AI。

L5:组织者,可以完成组织工作的AI。

OpenAI自称其AI模型正处于L1,但很快就会达到L2。聚焦AI推理能力的草莓项目,很可能是帮助OpenAI实现第二级AI的关键。

遥遥无期的GPT-5

一边是造势多于实际声势的“草莓”,另一边则是万众期待的GPT-5似乎还遥遥无期。OpenAI目前似乎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事实上,GPT-5的发布日期此前就一再跳票,不断拖延。2023年,曾有市场传闻称GPT-5可能在2023年底发布;今年3月,又有传闻称GPT-5将在今年夏天发布。6月,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透露GPT-5有望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推出,但奥特曼今年在接受采访时则曾对外强调,GPT-5目前还没有固定的发布时间表。

与此同时,OpenAI也对外确认,今年10月举行的开发者大会将专注于开发者社区的互动和API的更新,期间不会发布其下一个主要旗舰型号GPT-5。“我们不打算在 DevDay上宣布我们的下一个模型。”OpenAI 发言人表示,“我们将更专注于教育开发人员了解可用的内容,并展示开发社区的故事。”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专注于优化现有模型GPT-4o和GPT-4o mini开始,最近几个月以来OpenAI更多是采取渐进的步骤,专注于产品的打磨而非模型性能的提升。而对于此次发布的新模型,科技爱好者在实际测试后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一些人认为它是一种具有改进逻辑的“草莓”项目的替代品;其他人则认为这只是GPT-4o的一次小升级,几乎没有“AI推理”的证据。

在原有模型基础上优化和打磨,却迟迟未能推出更加令人惊艳的新模型,这似乎表明了OpenAI在生成式AI竞赛中的技术领先地位可能有所减弱的事实。还有网友评价,这一波“造势”有炒作的嫌疑,作为AI技术的领先者,OpenAI正在慢慢失去其光芒。

同时,OpenAI最近正面临着许多内忧与外患。一方面,多个联合创始人纷纷宣布离职,总裁Greg Brockman也宣布将延长休假至今年年底;另一方面,OpenAI在技术安全性等方面也饱受外界质疑,而且面临着研发成本高昂及盈利能力不及预期等方面的困境。

据知名公关人Edward Zitron的一篇最新文章,OpenAI当前的挑战包括巨额资金需求、持续技术突破的压力、高昂的运营成本、市场适应性挑战、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法律伦理问题、与合作伙伴的竞争关系、技术普及与接受度问题、人才竞争,以及制定和执行长期战略的复杂性。

这些挑战要求OpenAI在维持创新的同时,还要寻找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而如果一直未能推出能让用户买账的更智能的模型,OpenAI的持续创新能力,或许就将被市场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