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经资讯 > 正文

陈金龙: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断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与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必然。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回答时代课题、贴近人民诉求,成为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理论支撑。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规律,但主要基于欧洲历史、文化和经验,如果机械地将它搬运到欧洲以外的社会环境并不顾条件加以实施,只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任务,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实践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性质、主要矛盾是中国具体实际的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关键在于依据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制定符合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主要矛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坐标;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转变,为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坐标。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指南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机活力的同时,赋予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就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例如,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结合起来,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人民立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重要论断。如此,成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更易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回答时代课题

  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潮流,回答时代课题,是具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因时代而生,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植根于深刻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正是由于时代诉求与时代需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正是由于时代发展与时代变革,引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课题,时代课题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面临的使命任务也不一样。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应有之义。

陈金龙: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发时代之问,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出新的时代课题。全球化、大国博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给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思潮、交往方式等带来新的变化。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大国经济科技竞争带来的封锁与遏制、人类交往方式的变化等,都增加了当今时代的不确定性。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将改变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世界向何处去?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这些成为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回答时代之问的过程中,提出一系列富有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出一系列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方案,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回答了面向国际社会的时代之问,也阐明了立足中国的时代之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阐释的重大时代课题。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贴近时代脉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彰显出巨大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思想武器。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贴近人民诉求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反映人民关切、回应人民诉求、尊重人民创造,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科学理论。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人民实践经验、实践智慧的理论创造。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基础和不竭源泉。尊重人民实践智慧、回应人民理论关切、贴近人民理论诉求,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

  理论创新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变现实,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要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有赖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一方面,人民实践需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盲目的实践,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另一方面,人民实践是检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重要尺度,人民实践的效果诠释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立场,因而能够有效指导人民实践,通过人民实践诠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解答人民之问的科学理论,系统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最关切的问题。例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如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满足,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完善和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成为现实,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系统思考、科学回答,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最贴近人民诉求的理论,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总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贴近国情、贴近时代、贴近人民,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这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缘由所在。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陈金龙)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