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奋力前行
- 国际社会
- 2023-07-18
- 6128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任何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都要从历史的认识和分析着手。“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也是当代中国历史科学崇高的历史使命。广大史学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的教导,使命在肩,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始了新的征程。
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历史观是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同的历史观决定着历史研究不同的方向、路径和结果。当代中国历史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它“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真理性内容,揭示了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奥秘,至今仍熠熠生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其丰富的内容之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中国形态的构建,这一构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突出表现为体系性理论范式与知识性体系的辩证统一,尊重事实、尊重历史规律、尊重历史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是“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基础和伟大实践的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中华文明的未来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这些精辟论述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而且对于当代中国历史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历史研究,积极投身于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的研究中,迎接历史研究大发展、大繁荣的到来。
历史研究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这就是说,研究历史的目的,首先是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不断深化历史研究,才有可能清醒地洞察现实和未来,指导无产阶级争取人类解放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正是历史的昭示,使我们认识到今天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始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余年所走过的路,更深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史。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历史,重视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他有着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当代中国历史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风雨同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大史学工作者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出的伟大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历史科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以时代主题为导向,开拓创新、锤炼自我,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努力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
推进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11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已闻名于世,它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两河、印度三个地方的古代文明后来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用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时,再次阐明了中华文明这一独有的内涵和特色,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些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新时代构建中国历史科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建构中国史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基于对100余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先秦以来中国传统史学的深刻把握,更是对时代潮流、时代呼唤的深刻洞察和体悟。中国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在于立足中国实际,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提供历史的智慧和支持。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殷墟遗址考察时,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问题。他指出,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历来讲究“鉴往知来”。“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正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这些精辟结论闪烁着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光辉,指明了建构中国历史科学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正确方向。广大史学工作者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的鼓舞下,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谱写新的时代华章,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国历史科学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推动历史学科融合发展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明确要求我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历史清晰地表明:社会大变革时代,一定是历史科学大发展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历史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历史视野急遽开拓、历史研究领域迅速扩大,加快了史学与自然科学及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出现了一系列历史学新的分支学科,如历史社会学、文化史学、人口史学等。如果说二战后国际史坛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传统历史学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出现了一批历史学横断学科;那么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则是加快历史学科融合发展。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是简明扼要地从古今中外的结合上阐述中华文明的。
2021年,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考古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时写道,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同样体现了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推动历史学科融合发展的一以贯之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使当代中国历史科学的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历史学科的融合发展,必将以浓重笔墨载入中国史学思想发展史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审核:李建军
责任编辑:于世华
网络编辑: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