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宏观 > 正文

10月首周反弹6500多亿元,规模季节性恢复后理财资金短期化明显 |银行理财观察㉚

10月首周理财规模反弹6500亿元,单月预计上升1.2万亿

在经历了9月的下降后,理财规模在长假后首周迎来反弹。根据广发固收首席刘郁的数据,10月8日-10月13日当周,银行理财存量规模较9月末大幅增长6525亿元至27.08万亿元,其中理财子规模较9月末增长6706亿元至22.98万亿元。不过,反弹幅度不及今年以来跨季首周规模回升水平。

图: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变化

(资料来源:广发固收,财联社)

中信FICC首席明明表示,由于母行季末考核、理财产品到期设置等因素,历史上季末理财规模多为环比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这一现象在母行存款压力较大的3月和6月尤其明显,2018-23年3月、6月环比降幅均值分别为1.30万亿元和1.27万亿元。9月由于母行存款指标考核压力有所减轻,理财规模下降幅度已有所减少。除季节性因素之外,今年9月债市调整也对理财负债端造成了一定扰动。

10月理财将迎季节性恢复。明明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理财整体破净率仅为3.56%,自9月17日4.79%的高点已经反转向下,与22年11-12月一路上行趋势截然不同,无须担忧赎回进一步发酵。此外,由于监管对表内存款利率不断压降,理财性价比持续提高,明明预计此前因净值波动流出的理财规模也将陆续回流。18-22年10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均值为0.82万亿元,明明预计今年10月理财规模增长幅度会接近1.2万亿元,修复9月的失地。

10月业绩不达标产品打开压力加大,理财资金“重定向”

10月首周反弹6500多亿元,规模季节性恢复后理财资金短期化明显 |银行理财观察㉚

10月,定开型及封闭型产品开放或到期压力缓解。刘郁的数据显示,10月定开以及封闭型产品到期规模为2.2万亿元,环比减少2912亿元,较8月高点减少5571亿元。不过,从业绩不达标的产品开放或到期规模来看,10月封闭及定开到期规模为7226亿元,创今年以来新高,刘郁认为这部分产品到期或加大10月理财规模回升压力。

民生固收首席谭逸鸣的数据显示,10月开放式产品业绩不达标增加。开放式产品中,9月业绩不达标产品平均数量平均占比为55.4%,较8月环比大幅上升11.69个百分点。近期该数字延续上行,10月8日-10月13日当周业绩不达标产品平均占比为 60.61%,环周上升6.93 个百分点。

刘郁指出,与8月类似,10月到期资金压力增加或驱动理财内部产品结构进行“重定向”,在居民的投资偏好偏“防守”的背景下,资金锁定期较长定开型产品规模或倾向于收缩,而短期限产品或更受市场青睐。

10月首周买入千余亿,理财进一步缩短久期

谭逸鸣在总结今年理财持仓变化时表示,经历去年的赎回潮后,理财子的学习效应明显增强,在流动性储备上也有所变化。其更加偏好高流动性品种,对二永债、信用债、同业存单等流动性较好的资产配置比例出现上行,尤其持仓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市值显著回升。理财资产配置的防御性仍较强,主打“短久期+低波动”策略,故而对短久期资产的配置需求有所增强。

由于每日开放型及最小持有期型产品或是理财10月规模扩充的主要贡献,刘郁认为,这将进一步增强理财配置短端流动性资产的能力,进而利好存单等短期限流动性品种。刘郁总结了每日开放型、最小持有期型理财产品的重仓债券结构,可以发现每日开放型产品主要配置同业存单(48%)及利率债(24%),而最小持有期型产品的资金运用则更加均衡,除存单(11%)外,同时还倾向于各类短久期的利率及信用债资产。

从最新的机构行为来看,跨季后理财配置的需求巨大。根据明明的数据,10月前6个交易日,理财子净买入规模达到了1082亿元,和农商行一起成为现券市场的最大买盘。从具体的配置情况来看,理财子缩短久期的防御性趋势较为明显,8月以来对1年以上的利率债和信用债的净买入占比不断减少,进入10月甚至开始净卖出1年以上的利率债。

图:理财对不同期限利率债买入规模变化

(资料来源:中信固收,财联社整理)

理财公司同样建议维持短久期。兴银理财认为,基本面对债市的利空不显著,市场的交易核心在于资金面变化。近期政府债券净供给压力较大,预计资金面压力仍存。当前曲线较平,建议以短端品种为主,组合久期维持在中性或以下。偏高等级+偏短久期(3年以内、隐含评级AA+以上)信用债建议以票息为主;城投债把握短端下沉的票息机会,重点关注化债政策受益区域;二永债方面,关注3-5年期高等级品种,回调可拉长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