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宏观 > 正文

融券新规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日前,证监会决定对融券及战略投资者出借配售股份的制度进行针对性调整优化,沪深交易所亦分别发布《关于优化融券交易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相关安排的通知》(下称《通知》)。个人以为,基于目前的市场情形,监管部门出台融券新规是值得肯定的。但从相关条款看,融券新规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通知》在融券保证金比例、战投配售股份出借、新股挂牌前五个交易日战投出借配售股份比例等方面进行了调整或优化。比如在融券保证金比例方面,从此前的不低于50%上调至80%,私募上调至100%。新股上市前五个交易日,战投单日出借不得超过获配总量的20%,五个交易日内累计出借不得超过50%。

  这些措施的出台,显然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比如上调保证金比例,将大幅增加融券时需要的保证金,如果投资者的资金是通过拆借等方式获得的,还将增加其融资成本。而且,在保证金比例大幅上调的背景下,一定限额的资金能够融券的数量也将大幅减少。而新股上市前五个交易日对战投出借股份的限制,同样将导致融券数量的减少。融券数量的减少,从根本上讲,是有利于保持个股股价稳定的,也有利于整个市场的稳定。

  不过,融券新规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同样以新股上市前五个交易日相关战投出借股份为例,虽然融券新规能够减少相关战投出借股份,但必须指出的是,某些战投之所以能够获配股份,背后往往是有锁定期限。即在一定的期限内,其股份不得上市流通。而通过出借的方式融券,无异于处于锁定期内的战投限售股份提前实现了流通。这既有违市场的契约精神,也明显非常不公平。

  自融资融券业务开通以来,“跛脚”的格局一直没有改变。此前融资余额占两融余额的比例往往在98%以上,融券余额占比则不足2%。但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融券余额占比开始上升。如截至10月12日,融券余额占比就达到5.48%,与此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融券余额占比的上升,不排除存在限售股份(包括承诺不减持的股份)在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

  融券有利于平抑个股过高的估值溢价,但毫无疑问需要在合法合规的情形下进行,而公平则是最基本的要义。如果丧失了公平原则,融券将可能变成别有用心者窃取市场利益的工具,而这显然为市场所不容。

  个人以为,提高融券保证金比例的积极意义不可抹杀,但更重要的是融券需在公平、合规的环境下进行。基于此,个人建议,一方面,所有限售期的股份,包括承诺不减持的大股东持股、战投持股、定增股份,以及发行人的高管理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在不得减持或承诺不减持的限制期内,不得通过转融通的方式出借证券。

  另一方面,要防止过桥融券现象的发生。限售期内的股份,无论是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以及其他途径获得的,在限售期内,同样不得通过转融通的方式出借证券。

  此外,上市公司回购的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的股份等,由于这些股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但从根本上讲,个人以为也不得用于融券。

  个人以为,上述措施既有利于收紧相关股份的出借,也更有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原则。当然,在监管部门出台融券新规的同时,融券券源的合理分配问题也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私募大量融券而某些投资者无法融到券的一幕,也应该成为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