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宏观 > 正文

构建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资本新规正式稿出炉 对银行影响几何?

业内人士认为,资本是商业银行抵御各类风险的重要屏障,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的基础制度和金融监管的关键抓手之一。立足于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结合国际监管改革最新成果,对原《资本办法》进行修订,有利于促进银行持续提升风险计量精细化程度,引导银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测算显示,《资本办法》实施后,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总体稳定,平均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单家银行因资产类别差异导致资本充足率小幅变化,体现了差异化监管要求,符合预期。

构建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 促进银行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具体来看,《资本办法》构建了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按照银行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划分为三个档次,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其中,规模较大或跨境业务较多的银行,划为第一档,对标资本监管国际规则;规模较小、跨境业务较少的银行纳入第二档,实施相对简化的监管规则;第三档主要是规模更小且无跨境业务的银行,进一步简化资本计量要求,引导其聚焦县域和小微金融服务。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资本办法》最突出变化是体现差异化监管思路,构建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他表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超过四千家,数量多、分布广,业务规模、风险特征千差万别。新规借鉴欧美等成熟国家的分类监管做法,按照银行规模和业务不同,将银行划分为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等三个档次,匹配不同的资本监管方案,在资本要求、风险加权资产计量、信息披露等要求上分类对待、区别处理。这就大大提高资本监管与银行实际的针对性和匹配性,既加强对大中型银行的资本监管,推动银行业保持发展稳健性;又适当降低中小银行合规成本,引导其聚焦于服务县域和小微企业。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表示,我国商业银行数量超过4000家,涵盖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区域中小银行等,银行数量多、差异大,按照银行间业务规模与风险差异,划分为三个档次,匹配不同资本监管办法等,有助于提高监管匹配性,增强各类型银行经营灵活性,有效降低中小银行合规成本。差异化资本监管在不降低资本要求、保持银行业整体稳健的前提下,减轻银行合规成本,引导中小银行差异化经营,激发中小银行的金融活水作用,服务好区域实体经济。

除构建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资本办法》主要内容还包括,全面修订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包括信用风险权重法和内部评级法、市场风险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以及操作风险标准法,提升资本计量的风险敏感性。另外,要求银行制定有效的政策、流程、制度和措施,及时、充分地掌握客户风险变化,确保风险权重的适用性和审慎性。强化监督检查,优化压力测试,深化第二支柱应用,进一步提升监管有效性。提高信息披露标准,强化相关定性和定量信息披露,增强市场约束。

其中,完善监督检查要求上,设置72.5%的风险加权资产永久底线,替换原并行期资本底线安排;完善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的风险评估要求,将国别、信息科技、气候等风险纳入其他风险的评估范围。完善银行账簿利率、流动性、声誉等风险的评估标准;强调全面风险管理,将大额风险暴露纳入集中度风险评估范围,明确要求运用压力测试工具,开展风险管理,确定资本加点要求。

对计入资本净额的损失准备设置2年过渡期

据了解,相对于2月公布的征求意见稿,《资本办法》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完善,一是结合相关业务风险特征,进一步校准部分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优化个别表外业务适用的信用转换系数。二是细化完善规则表述,使规则更易于理解和执行。三是制定配套政策文件,明确过渡期安排,确保实施工作稳妥有序。

据银行业内人士称,在信用风险房地产风险暴露的权重设置上,《资本办法》较原征求意见稿有一定下调,更加合理地体现了我国房地产资产抵押价值的客观水平。

另外,《资本办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设置过渡期。过渡期安排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计入资本净额的损失准备设置2年过渡期,其间逐步提高非信贷资产损失准备最低要求,推动商业银行合理增提损失准备,平滑对资本净额的影响。二是对信息披露设置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商业银行根据所属档次、系统重要性程度和上市情况,适用不同的信息披露要求,稳妥开展信息披露工作,稳步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市场约束力。

2012年6月,原中国银监会公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确立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在推动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对接国际监管规则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原《资本办法》已实施十余年,“但十多年来,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原《资本办法》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开始显现。”董希淼称,因此,根据内外新变化、新情况,及时修改调整资本管理相关规则,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业内人士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立足于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结合国际监管改革最新成果,对原《资本办法》进行修订,有利于促进银行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引导银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近期,在农业银行召开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农行董事会办公室主任邓丽娟表示,资本新规体现了国际标准与国内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了资本计量规则的可比性和公平性,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动力,促进业务转型发展,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多家银行此前曾回应影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测算显示,《资本办法》实施后,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总体稳定,平均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单家银行因资产类别差异导致资本充足率小幅变化,体现了差异化监管要求,符合预期。据了解,此前多家银行曾回应资本新规影响。

构建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资本新规正式稿出炉 对银行影响几何?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不久,今年3月24日,在中信银行2022年度业绩会上,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曾表示,按照征求意见稿静态测算,新规对中信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整体影响有限,中信银行基本上可以平稳的切换。中长期来看,新规对该行经营管理和发展有利。“客观而言,资本新规预计会对我国银行的经营业务模式、风险定价以及管控产生深远重大的影响。”彼时,谢志斌称,从新规征求意见稿来看,新规导向进一步增强了对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3月机构调研银行时,多家银行被问及资本新规影响。其中,常熟银行对此表示,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该行属于第二档,新规调整了部分业务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主要涉及中小企业贷款、信用卡业务、同业投资、表外业务等,整体来看,新口径对该行资本充足率影响不大。苏农银行也表示,该行属于第二档银行机构,经过初步测算,新口径对该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都有一定积极影响。

另外,近期,在农业银行召开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农行董事会办公室主任邓丽娟表示,目前,资本新规即将实施,农业银行正有序推进各项准备工作。预计资本新规实施后,农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将进一步上升。邓丽娟透露,经初步测算,预计资本新规实施后,受益于调整风险参数、优化内评法覆盖范围和取消监管校准要求等,农行风险加权资产将有所下降,各级资本充足率将不同程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