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南财观察|多城发动“总部争夺战” 深圳两年计划再增100家总部企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到2025年,新增总部企业100家以上,千亿级总部企业达10家,百亿级总部企业突破100家。到2030年,总部高端要素集聚能力、运筹能力、辐射能力显著跃升,成为全球一流的总部集聚地。”

12月8日,深圳市发改委等九部门发布《深圳市推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深圳到2025年、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并对总部认定标准、支持力度、服务保障等作详细说明。

《深圳市总部经济集聚区布局规划》同步印发,布局总部经济集聚区共40个,总规划面积约94.08平方公里,覆盖深圳“10+1”区,涉及高科技企业、先进制造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领域。

同样在12月8日,2023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举行,超380个项目揽入总投资突破万亿元,复星医药大湾区总部、中国农发集团渔业总部、中国稀土集团创新总部基地、宁德时代重卡骐骥换电全球总部等重磅总部项目悉数亮相。

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拥有世界500强企业10家,经认定的市级总部企业335家,较2017年的97家增长2.5倍。2023年新认定了古瑞瓦特、德方纳米等行业龙头,如今经认定的市级总部企业已达356家。

而在跨国公司方面,截至2022年底,深圳已认定沃尔玛、伟创力、百胜、凯为医疗、麦克韦尔、普华永道等4批跨国公司总部企业73家,其中世界500强3家,占比仅4.1%。从认定企业数量和影响力看,深圳明显不及北京(217家)、上海(891家)。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上海、海南、杭州等省市近年来相继出台或修订对总部经济的扶持政策,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2023》也将“发展总部经济”专章列出。随着“总部争夺战”日益激烈,深圳的竞争力何在?又将如何突围?

“总部”贡献税收占深圳四成

“复星一直明确创新和全球化两个核心成长引擎,这也恰恰是深圳的重要特质。相信这是我们未来进一步加大合作的源动力。”

2023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透露,复星医药将在深圳坪山落地大湾区总部,以旗下复宏汉霖、复星凯特的部分产线作为首批入驻项目,携手深圳打造创新药集聚高地。同时,复星医药旗下复健资本已成为规模50亿元的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管理机构。

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增加值676.8亿元,增长6.7%。坪山区更是汇聚了近1100家生物医药企业,产值增速达到20%以上。

同时,深圳有华润三九、信立泰等6家企业进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并获批建设细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

从产业链成熟度、市场规模等维度考虑,复星医药将大湾区总部落于深圳,将利于提升企业的发展能级。

而从城市的角度看,总部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将产生正向的连锁反应,最直接的影响是提高地方税收、拉动消费,提升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力与辐射力。2021年,深圳市级总部企业在深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约1/3,贡献税收占全市比重约40%。

“总部的落户还会带动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总部作为‘智力中心’,也意味着更多高端人才的集聚。”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告诉记者。

总部经济作为深圳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此次《实施意见》明确了“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总部经济政策支持和服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总部企业数量稳步增加、总部功能更为多元,新增总部企业100家以上,千亿级总部企业达10家,百亿级总部企业突破100家。到2030年,总部高端要素集聚能力、运筹能力、辐射能力显著跃升,成为全球一流的总部集聚地。

根据《实施意见》,共有按榜单认定、按市值或估值认定、按行业经济贡献认定、以一事一议方式通过签订协议认定4种总部认定方式,而深圳将给予总部企业落户奖励、贡献奖励、租房/购房补助、用地支持、人才奖励等系列支持。

具体来看,对新注册、迁入企业,设立后五个年度内认定为总部企业的,深圳将在认定当年给予200万元奖励,次年达到总部企业复核条件的,给予300万元奖励。

连续2年符合总部企业认定条件,且连续2年形成综合经济贡献的总部企业可以申请贡献奖励。其中,涉及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总部企业将按上一年度综合经济贡献增量的5‰给予奖励,奖励金额最高达2000万元。

此外,深圳市商务局今年4月发布《深圳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总部企业办法(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拟进一步降低跨国总部资金奖励的门槛。其中提到,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拟按其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最高4%的比例予以奖励,最高奖励1亿元。

多地竞逐,深圳竞争力何在?

近年来,盯上“总部经济”、拿出“真金白银”的远不止深圳一城。

例如,今年北京强势推进CBD“总部倍增计划”,建立“4+N”全球招商体系(1本目录、1支队伍、1套政策、1个大厅和N个招商联络站),吸引跨国公司全球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性总部、民营企业总部集聚。

上半年,北京CBD功能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增至110家,占全市50%;CBD功能区税收收入超过700亿元,同比增长20%。

杭州也于年初出台《关于推动杭州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在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打造全国一流总部经济中心和现代服务业标杆城市”。

据了解,杭州的总部经济专项政策涵盖企业荣誉、财政奖补、用地支持、用房支持、人才支持、企业便利、企业车牌、为企服务、载体平台、产业生态等十方面利好,尤其在全市设立1.2亿元的星级总部奖励资金,对评为“五星级”“四星级”和“三星级”的总部企业分别予以5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奖励。

梳理各地政策不难发现,资金、用地、人才等支持是共性安排,也是企业总部落户的“加分题”,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汪云兴认为,对企业总部落地发展所需的商务环境、产业配套能力的建设,才是未来竞争的着力点和“必答题”。

“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完善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是深圳十分突出的比较优势。深圳可结合各区‘20+8’产业方向与城市功能定位,精准匹配不同类型的企业总部。例如福田侧重金融业、南山侧重研发中心与科技创新总部、龙华区主打数字经济等。”汪云兴说。

此次与《实施意见》同步发布的,是深圳40个总部经济集聚区。按所在辖区分,福田6个、罗湖4个、盐田1个、南山(含前海2个)8个、宝安(含前海2个)5个、南山和宝安共建1个(位于前海)、龙岗4个、龙华3个、坪山2个、光明3个、大鹏新区1个、深汕合作区2个。

(图源:深圳市发改委网站)

因地制宜,是40个总部经济集聚区的最大特点。

例如,作为深圳科创强区的南山,瞄准高科技企业布局了科技园高科技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西丽高铁新城新一代信息技术总部经济集聚区、深超总高科技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瞄准未来产业布局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未来产业总部经济集聚区等。

南财观察|多城发动“总部争夺战” 深圳两年计划再增100家总部企业

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近半的福田区,着重布局了福田中心区金融总部经济集聚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总部经济集聚区等。

依托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深中通道、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独特资源,叠加“大前海”政策利好,宝安区则布局了深中通道门户区先进制造与低空经济总部经济集聚区、机场东临空经济总部经济集聚区、会展海洋新城总部经济集聚区等。

值得一提的是,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也加入了这场“总部争夺战”。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2023》,香港将吸引海内外公司到港设立总部/分部业务,尤其会与中央相关部委探讨便利内地企业在港设立总部/分部的措施,例如资本项目投资的便利安排。

这对深圳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认为,香港营商环境非常适合企业家,但消费和政府需求主要在内地,大湾区可考虑建立“跨境双总部”机制。

“在香港注册的离岸企业可以在深圳合作平台,如前海、河套、香蜜湖等,设立其跨境营运第二总部;在深圳注册的在岸企业可以在香港合作平台,如北部都会区设立跨境营运第二总部。”肖耿指出。

《实施意见》也考虑到了深圳毗邻香港的区位特色与跨境要素流动需求,明确将加大出入境便利支持。

具体来看,总部企业享受申办港澳商务签注登记备案便利政策,办理港澳商务签注不设人数上限、免核验企业纳税数额,核验社保缴交时长由六个月缩短为一个月,总部高管紧急商务需求可凭总部企业派遣函免核验社保,享受加急办理,经审核后3个工作日内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