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本市场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深入系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推进新征程上的现代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历程,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性超越,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

  拉长历史镜头,可以看出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肇始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曾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们把现代化与西方化相提并论。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底层驱动力是资本逻辑。所谓资本逻辑,具体而言就是指资本存在、运行、作用、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驱动下的社会,资本主义现代化是资本驱动下的现代化。资本逻辑宰制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物的关系产生了颠倒,不是人支配物,而是物支配人。回顾资本主义发展史不难发现,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就是资本全球化的历史。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个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根本价值取向。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资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体现了人本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是人民的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不谋私利才能善谋大利,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资本逻辑塑造的物统治人的关系纠正过来。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国情推进现代化,使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致力于消灭剥削和压迫;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破西方现代化资本逻辑塑造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超越以实力抗衡为基础的丛林法则、霸权秩序,摒弃你输我赢、你死我活的零和逻辑。通过重构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以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所以走得通、行得稳,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造福人民作为现代化发展的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所有的奋斗都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党以扎实的行动,回应人民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以坚定的决心、精准的思路、有力的措施,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使中华民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大力解决住房保障、教育公平、生态环境等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得到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一步步成为现实。这些都生动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着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目标。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走创造性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如此规模巨大、艰巨复杂的现代化实践,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国发展实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推进方式,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要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决定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要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中逐步实现。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既要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要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这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精神力量。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逐步实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不断夯实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人类社会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更好地支撑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要在和平发展中逐步实现。在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与本国实际密切相关,也与世界发展大势密切相关。我们必须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中谋求自身发展,同时以自身更高水平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持续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分中心研究员 张忠家 张卫东)